短視頻教程學習君,請問道家老子提出的無為是指什么都不干嗎?
一、“無為”的概念解釋
二、“無為”的意義及如何做到“無為”
三、歷代先賢解讀“無為”
一、“無為”的概念解釋
“無為”一詞,有豐富的內涵,我們試從比較根本的角度來解釋。
弄清無為的關鍵,其實在于弄清“為”是什么。
為:即用人心。人心指思慮聰明,在心理學上指的是意識,用佛洛依德的話說是本我和自我。
無為:即用真心。真心又叫“道心”、“天心”或者“良知”、“真如”名字太多了不贅述。在心理學上指潛意識最深處的光明,用佛洛依德的話說是“超我”。
上面的解讀比較抽象,我們試著降維解說:
拿演講來打比方。
有為的演講:提前列好提綱,寫好串詞,做好PPT,反復練習十來遍。上場前調好鬧鐘,按部就班的發(fā)揮。
無為的演講:什么也不準備,即興發(fā)揮,真情流露,現(xiàn)場舉例,百發(fā)百中,觀眾震撼。
這個例子中,前者是用思維來輔助自己造成一場相對不錯的演講,后者則是完全憑借自己的心,用真情真意,流露流淌出動人的話語。這樣可以通俗的對比有為和無為之間的區(qū)別。
二、“無為”的意義及如何做到“無為”
如果講根本意義和方法,比較深奧不好講。
所以這里還是降維解說,人們生活中能夠做到的無為。
無為的意義:
朋友,不論你是做哪一行的,如果真能把某一種學問深入到精微,那么就能從中發(fā)現(xiàn)“大道”,也就是通用的規(guī)律。那么這種領悟,將會使你一通百通,能夠快速的平移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到不同的領域。就像之前一直在樹枝之間跳躍,無為就是回到樹根,而樹根是通向一百個樹枝的,這就是無為的威力。
無為將讓你在生活中變成擁有“通用智慧”的人,能夠隨機應變的人,能夠快速換位思考和洞察別人需求的人,成為一個有愛和智慧的人。
如何做到“無為”?
1.剛才我說了其中一條路,就是專精某一個事,深入進去領悟,實際世上任何一件事都包含了其他所有事的道理,只要足夠深入就能發(fā)現(xiàn)。
2.第二條路比較深刻,一般人很難理解。就是去除內心的私欲。當人被私欲蒙蔽,就看不清自己和世界,自然無法明白事物深層的規(guī)律。盡管能夠通過學習和思維模擬智慧,但最終無法具有智慧。
智慧的真正含義是包含著善良的,最大的善良就是最大的智慧。當私欲越來越少,智慧的光芒就顯露發(fā)散,即使沒有學過很多東西,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里快速領悟和運用。
古人講“定能生慧”,就是我說的這個意思。
孔子說的“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說的就是無為和有為這兩者。如何先天?那就是變成比天還大的東西——道,怎么變?那就是“德”。
儒家的《中庸》說“茍不至德,至道不凝”即我說的意思。
三、歷代先賢解讀“無為”
孔子:
子曰:“”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周易?乾?文言》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p>
——《論語·衛(wèi)靈公》
文子:
無為者,道之常也。無為為之之謂天,天德而已矣。
——《通玄真經》
劉安:
何謂無為?智者不以位為事,勇者不以位為暴,仁者不以位為患,可謂無為矣。夫無為,則得於一也。一也者,萬物之本也,無敵之道也。凡人之性,少則猖狂,壯則暴強,老則好利。一身之身既數(shù)既變矣,又況君數(shù)易法,國數(shù)易君。人以其位通其好憎,下之徑衢不可勝理,故君失一則亂,甚於無君之時。故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此之謂也。
——《淮南子》
劉一明:
夫所謂無心者。無人心也。有心者,有道心也。無人心而陰陽感之速,有道心而功力行之久。感速則出于自然,無修無為,恒久則出于勉強,有作有為。有為無為,各有妙訣,總在無人心、有道心分之。若到大道完成之后,有無俱不立,物我悉歸空,入于至誠如神之地,不但人心用不著,即道心亦用不著矣。
——《道書十二種》
李道純:
予謂無欲者,無心作為自然也。有欲者,有心運用工夫也。無為則能見無名之妙,全其性也。有為則能見有名之徹,全其命也。有與無,性與命,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有無交入,性命雙全也。
——《道德會元》
作者:五戈(頭條號:儒釋道小火鍋)
一鍋雖小煮天地
破迷顯正立真宗
諸子真言做寶鏡
離幻返真赴丹霞
君瑤名字寓意?
名字寓意待人多禮,誠實率直,易被人誤會,但終見黃河水清,被扶持而發(fā)達成功。三才:(吉)得長者引進而順利成功發(fā)展,基礎安穩(wěn),身心健全,繁榮隆昌,得長壽幸福。
君:本義君主,封建時代指帝王。指主宰、統(tǒng)治,貴族,尊貴,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如君子。君字取名含義:君指皇室風范、尊貴、正直之義;
瑤:美玉,比喻美好,珍貴,光明,潔白?,幾秩∶x:瑤指純潔、活潑、美麗、前程似景之義;
其與中華古代雅樂的關系到底如何?
我這樣評價:《君之代》比TM哭還難聽,比送葬的哀樂還哀,歌詞更是奇葩搞笑。《君之代》歌詞:我皇御統(tǒng)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鵝石變巖石直到巖石長青苔。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傳了八千代,鵝暖石變成花崗巖,花崗巖長青苔,還是天皇,還要統(tǒng)治日本人一萬代。
我也是呵呵了?。?!
日本人難道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概念?
美國人之所以保留天皇,就是怕日本人拼命保衛(wèi)天皇制度。美國人覺得白人大兵的命精貴,怕傷亡。
我們的凱申公則是「以德報怨」。
《君之代》歌詞選自日本的和歌,譜曲是英國人,其實是日本人脫亞入歐學「腐國風」的產物。所以《君之代》和中華古代雅樂沒有三分錢的關系,中國古人唱《詩經》的時候,日本土著繩文人跟猴子差不多。但是,日本古代文化很大一部分都是學自中國,說完全沒關系也難,日本和歌、俳句和音樂當然受到漢唐文化的影響。
根據(jù)wiki詞條提供的信息:
《君之代》是英國駐日大使館護衛(wèi)隊步兵營軍樂隊隊長約翰·威廉·芬頓譜曲。
《君之代》歌詞是日本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巖選自《古今和歌集·卷七·賀歌》。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9B%E4%B9%8B%E4%BB%A3cite_note-2
后來,由日本的皇家內廷樂府機構樂師:林廣守修改、整理確定下來。
雖然當時的《君之代》沒有法律地位,但事實上就是日本國歌:
引自:陳東生.(1988).《君之代》歌詞釋譯.日語學習與研究(5),58-59.
二戰(zhàn)以后,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廢除了日本軍國的國旗和國歌《君之代》。
1999年8月9日,日本參議院表決通過《國旗及國歌之有關法律》,《君之代》成為具有法律地位的日本國歌。
什么叫「和歌」呢?
我想大致就更棒子的阿里郎差不多吧,那個唱歌鬼腔調也特別像,「前轱轆不轉后轱轆轉」的舌頭打啰啰,很多發(fā)音像農村大娘「喚豬吃食」的那個聲音。
當然,開玩笑,這是我的偏見,可能阿爾泰語系都是這樣發(fā)音。
「和歌」中國古代稱「倭歌」或「倭詩」,《古今和歌集》在日本的地位,相當于漢文化的《詩經》。
《詩經》是四字一句,但和歌是「5、7」的長短句:
引自:陳東生.(1988).《君之代》歌詞釋譯.日語學習與研究(5),58-59.
送別的古詩六年級下冊?
送別
作者: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譯文
請你下馬喝一杯美酒,我想問問去哪里?
你說官場生活不得志,想要歸隱南山的邊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問,白云無窮盡足以自娛。
君字取名的寓意是什么?
君的本意有許多種,①指的是君王,君主的意思。
②指的是統(tǒng)治,君臨天下的意思。
③古代的一種封號,尊稱④對對方的尊稱⑤妻子對丈夫的尊稱。
⑥用作人名,暗指君子的風度。通常家長給寶寶起名用“君”字,意味著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像個君子一樣,做個品德高尚的人。
抖匯吧»短視頻教程學習君_請問道家老子提出的無為是指什么都不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