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美學深度解析?
"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破給人看。從美學角度,"悲劇"是讓人黯然神傷的去看美好的東西打破,從而對美好的東西更加珍視。抓住人類最敏感的神經(jīng),直觸人類心靈柔軟的部分用最平實樸素通俗以及平常的字眼,是人們感到真實而又格外悲傷
美學的角度有哪些?
審美范疇的一種,它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能夠使人在精神境界上面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崇高感來源于在相對弱小但代表正義的力量與強大敵對勢力的抗爭過程中人所展現(xiàn)出來的精神力量。崇高為人類自覺實踐的產(chǎn)物(不順利)/巨大矛盾沖突獲得美感(以悲傷痛苦獲得力量,肯定人本質力量,不自由中得到自由)/自然界(不平凡)崇高的價值載體可以是藝術作品,也可以是人的現(xiàn)實活動,例如改造征服自然或社會斗爭等。它主要指對象以其粗獷、博大的感性姿態(tài),勁健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雄偉的氣勢,給人以心靈的震撼,進而受到強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們產(chǎn)生敬仰和贊嘆的情懷,從而提升和擴大人的精神境界。擴展資料與給人以天人合一、情理和諧之愉悅的秀美不同,崇高感產(chǎn)生于天與人的沖突、感性與理性的不和諧。在受制于外在的自然與自身之自然(情欲)的生存狀態(tài)中,人既沒有自由可言,更談不上精神的自覺。而對外反抗狂暴的自然力以求生存和發(fā)展,對內(nèi)反抗野性的情欲而形所獨具的自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特性,也就是人在實踐中自我生成的過程,是人的自由自覺的類本質的形成過程,同時也就是崇高的產(chǎn)生過程。崇高以人力反抗自然、以人性反抗獸性、在挑戰(zhàn)拼搏抗爭中獲得的精
藝術美學是什么課?
藝術美學是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稱為藝術哲學。其美學思想是建立在其“同一哲學”基礎上的。它從客觀唯心主義的立場出發(fā),強調(diào)美和藝術是絕對的象征和體現(xiàn),聲稱藝術哲學是對源自“絕對”的藝術作本質的探討,認為“在藝術哲學劃定的哲學的特殊領域里,我們可以看到永恒的美和一切美的原型。
美學原理框架梳理?
美學是研究美的創(chuàng)造和欣賞的規(guī)律的學科,美學原理講述了美學在整個哲學中的地位,審美活動與其他心靈活動的分別與關系。《美學原理》這本書告訴我們美在審美關系當中才能存在,它既離不開審美主體,又有賴于審美客體,美是精神領域抽象物的再現(xiàn),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睹缹W原理》的作者是克羅齊,1866年-1953年,是20世紀意大利著名的新黑格爾主義哲學家、歷史家、政治家。《美學原理》的主要內(nèi)容:直覺與表現(xiàn);直覺與藝術;藝術與哲學;美學中的歷史主義與理智主義;史學與邏輯學中的類似錯誤;認識的活動與實踐的活動;認識的活動與實踐的活動的類比;其它心靈的形式不存在;論表現(xiàn)不可分為各種形態(tài)或程度,并評修詞學;各種審美的感覺以及美與丑的區(qū)別;評審美的快感主義;同情說的美學和一些假充審美的概念;自然與藝術中的“物理美學”;物理學與美學的混淆所生的錯誤;各種藝術的技巧與理論;鑒賞力與藝術的再造;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語言學與美學的統(tǒng)一。
中國六大美學家?
1、朱光潛朱光潛(1897年—-1986年),字孟實,安徽省桐城縣(銅陵市樅陽縣)人?,F(xiàn)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1922年畢業(yè)于香港大學文學院。1925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致力于文學、心理學與哲學的學習與研究,后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后,歷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學任教,講授美學與西方文學。主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談美》等。此外,他的《談文學》、《談美書簡》等理論讀物,深入淺出,內(nèi)容切實,文筆流暢,對提高青年的寫作能力與藝術鑒賞能力頗有啟迪。美學大師經(jīng)典作品精編《厚積落葉聽雨聲》《一升露水一升花》。2、宗白華宗白華(1897年—1986年),本名之櫆,字白華、伯華,籍貫為江蘇常熟虞山鎮(zhèn)。畢業(yè)于同濟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新道家代表人物、哲學家、美學大師、詩人,南大哲學系代表人物。1949到1952年任南京大學教授,1952年院系調(diào)整,南京大學哲學系合并到北大,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后兼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顧問。著有《宗白華全集》及美學論文集《美學散步》、《藝境》等。宗白
抖匯吧»美學分析短視頻教程悲劇的美學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