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簡短視頻教程,如何讓孩子快速記住需要背誦古詩?
如何快速記住古詩,我想知道您說的快速是要有多快,只要讀幾遍就會背誦嗎?我認為背誦古詩不能只求速度,還要看他能夠在我們的記憶中停留多久,因為以后要背的古詩會越來越多,如果背了忘,忘了再背會比較浪費時間。
在談論背誦的方法之前,我們要能夠接受的的是,人的記憶力是有差異的,有的孩子會快一些,有的孩子會慢一些,那我們怎么樣讓孩子去記憶古詩,又不會那么快忘記,我在這里談一下我自己的方法和經(jīng)驗,我的孩子現(xiàn)在剛好是二年級,這段時間在家里,老師要求每天背誦并抄寫一首古詩。
一、這是新手寶爸寶媽們需要去做的,二胎的寶爸寶媽也可以行動起來,在孩子一歲左右就能開始,買一套注音版的唐詩三百首、三字經(jīng)、百家姓等等這樣的書,可以選擇每天朗讀一首給孩子聽,具體什么時間,這個根據(jù)您自己的情況來安排,我一般選在睡前故事的時候讀,讀一首詩只要兩三分鐘的時間。
二、在孩子兩歲左右,您會發(fā)現(xiàn)它可以跟著您朗讀了,甚至有些詩詞已經(jīng)可以朗朗上口,您不會背誦的詩,他已經(jīng)會背了。
三、三歲左右或者更早,開始背誦了,這個時候他雖然不認識那些漢字,但是它比我們背誦的要快,有些孩子不是還會背誦上千首的古詩嗎?不過我們家的孩子是普通人,只背了一百首左右。
四、過了幾年,上小學了,他開始識字的時候,重新回來讀那些詩詞,發(fā)現(xiàn)還沒有兩歲的時候流利,這個時候不要慌張,我們之前的功夫不會白費的,這是一個認讀的過程,這個時候背誦古詩,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以前背誦過的背得更快一下,這就是我們之前的鋪墊起了作用。
五、那些沒有接觸過的,連讀起來都很不順口的古詩怎們辦?首先給孩子看一下和這首古詩有關的圖片,或者講解一下詩意,其次大聲朗讀古詩,根據(jù)孩子的記憶情況決定讀幾遍,不要刻意要求一次性就背誦出來,如果上午讀了好幾遍,還沒有背出來,不要著急,晚上再問他,睡前再記憶幾遍,以十分鐘左右為宜,第二天早上起來基本就會背了。
在背誦古詩的時候不要干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和孩子多進行互動。進行背詩比賽是個屢試不爽的好方法,看誰背得快,說實話我們還真沒有孩子背得快,這個時候就激發(fā)了他的好勝心,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不過只是背過了還不夠,在一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了一次詩詞大賽,一共有40首古詩,要孩子們在一個月內(nèi)背完,去參加比賽,怎樣才能熟練還不忘記呢?我選擇每天和孩子一起泡腳的時候,每天隨意抽查五首古詩來背誦,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會磕磕絆絆,背了這首忘了那首,不過一個月下來,40首古詩倒背如流了。
下來,背誦是個需要時間積累的過程,只有不斷的去重復,在這個重復的過程中加一點小活動,背誦的內(nèi)容才會深深的刻在我們的腦子里,終身受益。如果沒有在小時候對孩子的古詩進行鋪墊,也不要著急,我們就用第五項的方法來,剛開始的時候需要和孩子一起背誦,當他的詩詞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自己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不需要我們來陪伴和引導了,背得越多越有動力,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對他們以后背誦文言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該怎么教育他受欺負后怎么去做?
孩子該上一年級了,那說明你孩子在幼兒園,準備上一年級了。也就是說,到一年級被欺負事件還未發(fā)生,而你考慮的是假如孩子被欺負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因為面對的是準一年級的孩子,那年紀段的孩子其實幾乎都是淘氣表現(xiàn),很多時候都是無意識的,頂多就是小打小鬧,一般不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傷害,極少會懷有施虐暴力欺負別人的心理,很多時候僅是為了尋樂逗玩。真的有過摩擦什么的,只要雙方家長一致明理,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而解決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身心能夠健康地成長。但,如果次數(shù)頻繁,則應該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高度重視。并且現(xiàn)在太多的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恃寵而驕,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以己為中心當做個體,犯事孩子的家長更不能輕視,否則,任由自己孩子為所欲為、惡習伴隨其成長而變本加厲。不能輕易地寬恕犯事的孩子,應該要讓孩子端正態(tài)度,真正做到知錯能改。
因為校園暴力事件屢屢發(fā)生,很多家長擔心自己孩子是否在校受虐、是否會關系到孩子的成長及日后的身心健康這情況。那我們可以將此事擺在案上細細推敲。而這樣的事情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所以請耐心,和我一起共同研討,看看是否能幫到你?然后再做出你的決定!
依我之見,在入學前家長就應該要和孩子做溝通,告訴孩子打架是不文明又野蠻而惡劣的表現(xiàn),教導孩子不能動手打人,遇事要講道理。而假如遇上別人要打自己時,該怎么辦?這時可以提些問題,讓他回答自己將如何處理的方法,了解他自己的見解,以便更好的溝通和引導。例如“孩子,假如有天在學校,有同學欺負你,你認為應該怎么辦?”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會回答:“我就反擊他!”、“我就告訴老師!”、“我就跑唄!”等方法;而如果偏內(nèi)向不善言語的孩子,可能回答“我,我不知道……”或者支支吾吾說不上話。
能回答方法的孩子,作為父母,自然更容易溝通,而回答不上話的孩子,父母更應更加慎重和關注,因為擔心的是,孩子即使在校被欺負了,可能連說出實情的勇氣都沒有,由此將會為日后成長帶來身心健康的隱患。這樣年齡的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父母最好先通過孩子的回答,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因人而異作為如何引導孩子思想的參考。
一、欺負事件未發(fā)生前的預防措施:
1,因為孩子的思維與的區(qū)別,大多數(shù)孩子都有一個強烈的“個體”意識。不會完全“屈服”于大人的每個“指令”,父母得耐心再耐心和他溝通,讓他知道你們有多么愛他,把他當做朋友,每當他遇到好的或者壞的都要告訴你們實情,分享他的快樂,并且無論出現(xiàn)什么困難,都會幫他解決。給他足夠自信、給他足夠的安全感!讓他知道,家庭是他的避風港,你們會一直守護他的安全的,同時推出另一個保護神的身份:老師!每個人在遇上威脅時,很自然都會想到有人或者某種力量能突然出現(xiàn)保護他的安全,孩子的求護意識更強烈。讓孩子明白最該信賴誰,誰會做他的保護神。
2,教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引導孩子與別人說話時一定要注意禮貌用語,很多矛盾都是因為“禍從口出”,這其實也是引發(fā)矛盾的主要根源之一,所以要教育孩子學會相互謙讓。別說孩子,很多大人何嘗不是因為一言不合就打起架來?!孩子性格如果是敢于和欺負他的同學回話的那種,那么可以教孩子:當有人用嘴巴罵你、侮辱你時,充滿自信,理直氣壯向他提出問題:“小學生要講文明禮貌,你知道這樣做是很沒禮貌的嗎?”、“為什么你喜歡欺負人,你爸爸媽媽沒有告訴你,這樣的行為不對嗎?”、“你是不是最厲害的?你難道除了欺負人就沒有別的長處嗎?”等,讓對方在極短時間內(nèi)答不上來,而讓肢體行為轉為思想行為。因為剛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的學生,在思想上有一定的限度,相對成年人來說,非常簡單,說白點,無非就是淘氣,而很少會存在真正的暴力施虐別人。很多時候被人提問時,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對方的問題上去想為什么的原因,而忽略了肢體的動作。
如果對方忽視問題仍然動手要打人的話,讓孩子還擊,固然是不理智的決定,會讓孩子染上以牙還牙報復的極端心理,并且事態(tài)將會因此升級惡化。而不讓孩子還手,繼續(xù)忍受傷害的話,會讓犯事的孩子覺得其好欺負,更助長了犯事孩子的歪風,并且長此下去,被欺負的孩子的性格將會變得更自卑、更軟弱,且會在幼小心靈留下深深的陰影。我認為,要看自己的體能和控制的程度,必要時,為了保護自己可以還手但不能傷到人,這樣能有效地給對方一定程度的震懾,也讓對方日后不敢再次欺虐。而一旦發(fā)現(xiàn)矛盾激化或者無法讓對方退縮時,就推開對方或者躲開對方的攻擊,撒腿就跑,及時報告老師尋求庇護,回家后要告訴父母實情,以便父母和老師及時取得聯(lián)系處理解決。
3,父母盡可能地積極參加孩子學校的互動活動,和孩子的同學與老師多接觸,讓老師和孩子的同學認識。如果父母本身有震懾別人的職業(yè)或專長,就能有意無意地讓他們知道,感受到你們的威嚴,這樣他們會礙于和你們認識情面或因你們在他們心里的壓力而不敢輕易欺負你孩子。
4,鼓勵孩子在學校多交正能量的朋友,最好有四五個以上,并且是好朋友那種。有時間時可以相互上門做客、交流互動,增進孩子們的團結程度,形成一個安全網(wǎng)。同時向他們的家長傳遞友誼,形成家長信息交流網(wǎng)。讓孩子們能夠相互團結、相互幫助,家長能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此行為并非鼓勵結伴打架,以牙還牙,而是為了防止有人欺負但礙于人數(shù)不敢使壞,正常欺負別人的都是挑單不挑群。并且真的發(fā)生矛盾動手時,可以起到勸架和拉人的作用。同時告訴孩子,如果其中有人受到欺負,其他同學就要馬上向老師或家長傳遞信息,然后家長可以和老師及時取得聯(lián)系,并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形成對犯事孩子的威懾,并讓孩子感覺到在他需要你的時候,你就會出現(xiàn)在他面前,給他帶來安全感。
5,當然,所有的家長平時都要引導自己的孩子學會文明禮貌、團結友愛、誠實守信,遵守校規(guī)。學生時期,就是要接受教育,接受知識、學會如何做人、學習遵循傳統(tǒng)美德、學習如何遵紀守法的時期。作為“望子成龍”的父母,教導孩子如何做人,這是最重要的事。作為父母,先要教育好自己孩子堅決不能存有坑蒙拐騙、強搶辱罵別人等壞行為,應遵守校紀校規(guī)、遵守社會公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也是預防被欺負的關鍵前提!
二、欺負事件可能發(fā)生或者已經(jīng)發(fā)生后的處理方法:
外向型的孩子如果在校受欺負,回來后有的可能會告訴父母,而內(nèi)向型的孩子被欺負后大多數(shù)是不想、不敢、不愿意說。作為父母,最好每天都要和孩子交流,然后細心注意孩子的任何變化并做出相應的措施,以防校園欺虐在孩子內(nèi)心留下陰影。
1,每天上學前的問候,請你和孩子道個上學小別:“再見寶貝!、“孩子,再見!”,讓孩子在每一天上學前感覺暖意增加信心;孩子放學回家,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別忘了耐心詢問他:“寶貝,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沒有讓你感覺不開心的事情呢?”、“孩子,今天在學校交了朋友嗎?都和誰一起玩呢?告訴爸爸媽媽他們都是誰好嗎?”、“今天在學校都學到什么了?學得好嗎?”、“孩子你喜歡小學還是幼兒園呢?為什么?”等問題,讓孩子認真回答,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感受及交友和學習等動態(tài)。
2,父母應密切注意和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孩子衣物是否有臟破痕、身體是否有傷痕;是否悶悶不樂、情緒低落、蹲著家人,偷偷哭泣;是否不愿上學、成績下落;是否經(jīng)常丟失遺忘財物、學習和生活用品;是否對提及某某同學的名字相當敏感;是否難以入眠、體制下降;是否經(jīng)常把自己關在房內(nèi),不想出去玩;是否想上網(wǎng)又怕上網(wǎng),尤其是怕收到郵件和信息等等。綜于以上表現(xiàn),孩子極有可能有過被打、搶奪勒索、被威脅等遭遇。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明顯傷情,及時處理。立即將孩子送醫(yī)院醫(yī)治,并要在第一時間聯(lián)系老師調(diào)查事情,一起認真商議對事件的處理辦法。
3,作為父母,平靜再平靜,耐心加耐心!不管火氣再大都要讓自己先平靜下來。因為你的態(tài)度將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你咬牙切齒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要干了對方的樣子,孩子就有可能在心里也萌發(fā)暴力式的以牙還牙對待以后類似的事情,也有可能因為受了“不許告訴別人,否則……”的威脅而在心里造成更大的恐慌。作為家長,必須要表現(xiàn)出關心孩子的態(tài)度而不是復仇的態(tài)度,表示無論發(fā)生什么,都會幫他解決的,讓他能放心地將發(fā)生的事情說出。(當然,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可能不想說。),父母應該和老師取得聯(lián)系,帶孩子去找老師了解實際情況,讓老師單獨對孩子進行開導,鼓勵孩子將事情說出,做一個誠實又勇敢的好孩子。
4,被打和打人雙方父母和老師應該了解事情的真實全過程,是什么引起的、是誰引起的。然后再進行具體處理方法。如果,事件起因是因為自己孩子罵人、侮辱別人、制造謠言、挑撥離間、偷竊別人財物等不正當行為引起的,這錯先在于自己孩子;動手打人,自然更是錯,只是錯在后!情節(jié)輕微,只是小傷或輕度磕碰的,本著教育雙方孩子、讓孩子們?nèi)蘸蟛辉僦貜湾e事的目的,雙方家長及老師間可以很好地通過協(xié)調(diào),該包扎就包扎、該上油就上油、該壓驚就壓驚,只要都是明理家長都容易解決(當然,如果遇上不明理的家長,想將事態(tài)擴大,那只能按法律法規(guī)的常規(guī)程序去辦事了!現(xiàn)中國不怕黑惡,就怕好善?。2荒芤驗榍榫w打罵孩子,否則孩子的逆反心理有可能會促使錯誤越陷越深。一起和老師耐心地將這問題給孩子們擺明,和他們討論問題到底是誰先錯?應該要怎樣?并讓孩子明白“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的道理,讓孩子相互向對方真誠地認錯,握手言和!
如果事件起因在于對方,是因為實施搶奪勒索、暴力施虐、逼迫威脅等造成對孩子的傷害行為。那么立即向學校報告,要求校方領導聯(lián)系對方家長及孩子,通過協(xié)商共議,當著被欺負的孩子和家長以及老師等人面前,賠禮道歉之外,按照情節(jié)的嚴重性給予相關的經(jīng)濟賠償與嚴肅處理。讓欺負人的孩子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也讓他清楚認識到此行為是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并因此家長牽涉其中賠禮又賠錢、害人之外更害己而能吸取教訓不再復犯,并為被欺孩子帶來些許安慰與信心。而如果是被同學群毆,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在立即聯(lián)系學校同時,再向當?shù)毓矙C關報案或上訴司法機關處理。
5,孩子被欺負后的,為避免孩子心理的陰影造成成長路上及未來日子的牽絆,作為父母則要多陪在孩子身邊,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制造溫馨的氛圍,經(jīng)常性地給孩子鼓勵,讓孩子感覺有足夠的安全感,以減少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疼痛程度。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高度重視校園暴力行為,能夠攜手起來,一起制止校園不文明的行為發(fā)生,在防止自己孩子不受欺虐的同時,更要嚴格約束好自己孩子的行為習慣,預防孩子動手打人這種惡劣行為再次發(fā)生。還給校園一個溫馨的天空!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涉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p>
一個母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在孩子咕咕墜地的那一刻,所有的媽媽肯定都在心里下過決心,一定要當一個好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可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卻發(fā)現(xiàn)往往事與愿違,當個好媽媽,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媽媽想教育好孩子,到底該怎么做呢?
懂得適時放手。
龍應臺說過,所謂母愛,就是一場接一場的目送。
很多媽媽愿意為孩子付出一切,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卻唯獨不懂得放手。
可是正如《媽媽才是孩子的起跑線》一書所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義務,那就是長成一個自由獨立的人,然后好好去體驗他的人生。
真正愛孩子的媽媽就要懂得,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要適時放手,讓孩子有體驗人生的自由和權利,有成長的空間和機會。允許孩子犯錯,教會孩子在錯誤中學習成長。
很多媽媽一心想把陪孩子培養(yǎng)成優(yōu)秀杰出的人才,眼里看不得孩子的任何缺點和錯誤。
可這樣反而容易讓孩子心理壓力過大,畏首畏尾,不敢去嘗試任何沒有把握的事情。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尤其是孩子,他們正是在不斷地犯錯和嘗試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不斷成長的。
第三,不要對生活小事過度關心,嘮叨不休。
之前流傳過一句話: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我冷。
媽媽們?yōu)榱瞬蛔屪约旱膶氊惓砸稽c點苦,無不竭盡全力。
可是隨著孩子長大,要是為了生活瑣事關心過度,嘮叨不休,孩子不僅不會領情,反而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覺得自己總是受到控制,變得不愿意和媽媽交流溝通,損害親子關系。孩子的成長,媽媽的修行,育兒路上,永遠沒有唯一的標準,我們?yōu)槿烁改刚撸荒懿粩鄬W習,不斷調(diào)整。
對于今天的話題,你有什么看法呢?寫在評論區(qū),分享給大家吧。
我是@糖果媽媽愛孩子是一名中學教師,兩個孩子的媽媽,熱愛讀書,熱愛分享育兒經(jīng)驗。關注我,和我一起輕松讀書,快樂育兒。
有什么好的練字方法?
書法是一門藝術,是要長期的練習和熏陶。所有的捷徑、高效只是對的方法加大量的練習。
書法首先是手上功夫,功夫不到,手不應心;再就是它的藝術性,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化底蘊需要長期熏陶,不是短期就能快速提升。手上功夫我們可以通過短期大量的練習快速提高很多。
滿足日常書寫是我們學習書法的第一步。下面附上幾個學生通過30天練習后的學校作業(yè)。
要想短期有所提高,一定要選好字帖,做到多看,多練,多對比。一定要堅持,心在哪里,時間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祝大家練字愉快!
如何處理孩子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
如何處理孩子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
謝謝邀請!
如何處理孩子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
以前,對于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我一直建議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解決為好,可是由于發(fā)生在我家寶寶身上一些事情提醒我,解決這類事情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01孩子的事讓孩子處理
孩子天生好動,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推推搡搡磕磕絆絆的事情常有發(fā)生,我的觀點是孩子之間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一般來說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大人不要過多的去干涉。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每個孩子的遺傳因素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性格當然也不盡相同。有的時候在大人看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也只是“雞毛蒜皮”的事情,但是對于個別性格太懦弱、過于膽小的孩子來說,“雞毛蒜皮”的事情就是大事,那些推推搡搡磕磕絆絆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感受就是被欺負。如果大人不去引導教育,孩子長期處于被同伴欺負的狀態(tài)就會自卑、恐懼,久而久之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02教孩子學會“亮劍”
上面我說過孩子之間的事讓孩子自己去處理,那只是對大多數(shù)孩子而言的,對于個別孩子就要具體事情具體對待了。之所以我又這樣說,是因為發(fā)生在我家大寶寶身上的事情促使我對這個問題重新思考。
有一次,我送寶寶去幼兒園,正好遇到幼兒園老師咨詢我職評的事情,我就在幼兒園多待了一會兒。當時孩子們都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教室外做早活動,我和老師說話時無意抬頭看了一下,有個小朋友正好把大寶寶從平衡木上推了下去,大寶寶被摔個仰八叉,自己默默爬起來連一句話都不敢言語。孩子之間這點小事我當時并沒有在意。但是后來我又多次發(fā)現(xiàn)大寶寶在放學后玩滑滑和鉆洞洞時受到小朋友的推搡、絆倒、并強行從滑滑梯或繩洞中拉下來,這便引起了我的重視。
有次,大寶寶放學的路上對我說雙胞胎兄弟下課時合起伙來欺負他,我說:“奶奶不是告訴過你嗎,在幼兒園要想不受欺負就要學會多交朋友,朋友多了小朋友就不敢欺負你了?!蔽艺f話的時候大寶寶一臉無奈地長嘆一口氣。我急忙補充道:“有小朋友欺負你,老師在的時候,你就及時告訴老師;如果老師不在,你自己要學會‘亮劍’。”大寶寶一聽不解地問:“奶奶,什么叫亮劍?”我忽然想起了前不久親眼看到的一件事,就對寶寶說:你還記得上星期你找座位的時候,那個后面留小辮的小男孩把你推倒的事情嗎?寶寶說記得。我說你當時站起來就應該把腳一跺瞪著眼睛責問:“你干嘛要把我推倒!”我一邊說著還一邊做了一個示范。大寶寶看到后,對我說:“奶奶,如果那樣不就是生氣的表情了嗎?”我問:“難道你無緣無故被別人推倒不生氣嗎?”聽了我的活,大寶寶頓時低頭啞然。
回到家,我讓大寶寶和我一起表演“亮劍”。剛開始我扮演推倒大寶寶的小男孩,叫大寶寶回憶當時被推倒時的情景,并學著我路上示范的模樣學“亮劍”。我推了幾次,大寶寶就是笑著不說話,于是我就對大寶寶說:“這樣吧,咱倆換換角,你來扮演推倒你的那個小朋友,我來扮演你,你看奶奶是怎么‘亮劍’的?!闭f過之后我示意叫大寶寶推我,大寶寶按照交代輕輕的推了一下,我立即摔倒,起來就把腳一跺,瞪著眼睛狠狠的說了一句:“你干嘛把我推倒!”話音剛落大寶寶撲通一聲也倒在地板上,并笑道:“哈哈哈哈——你這樣就不是好奶奶了,就變成狼外婆了!”
雖然,當時大寶寶并沒有真正學會“亮劍”,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大寶寶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有小朋友對大寶寶推推搡搡動手的時候,大寶寶真的敢表示抗議了。
總而言之,在小朋友之間的交往中,磕磕絆絆在所難免,孩子偶然被拉扯、推搡或絆倒不用太在意,如果經(jīng)常如此就真的要重視了。我的建議依然是:教育孩子第一時間求助于老師。
智慧奶奶在此想提醒一句:孩子受到其他調(diào)皮孩子欺負的時候,家長千萬要注意,不能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去教訓別人家的孩子。要知道別人家的孩子不在你的管教范圍之內(nèi),做的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會保護好自己!
(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即刪)
抖匯吧»兒童簡短視頻教程_如何讓孩子快速記住需要背誦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