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小短視頻教程,能不能有老師從基礎釣魚開始詳細的解說一下?
對于剛剛接觸釣魚的新手來說,有著很多的知識都是需要學習的。下面我就從天氣、風向、釣時、地勢、塘型、水質(zhì)、魚星、漂相八個方面,來為大部分的釣友科普一下釣魚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釣魚是一件快樂的運動,在你不斷學習的過程之中,慢慢的成長起來,學會了釣各種對象魚的技巧和方法,自然就會有一種令人欣慰的成就感。尤其是在釣獲巨物的時候,那就別提會有多么的高興了。想必各位釣友都有著這樣一個大魚夢吧,那么下面就請大家認真學習一下,向著釣魚達人的方向前進吧。
一、看天氣
自古以來,釣魚是講究看天氣的。不同的天氣釣不同的魚,不同天氣釣不同的水,這種界定是十分清楚的。其實,看天氣主要是看陰晴、看氣溫、看風向,因為晴天釣魚和陰天釣魚是兩回事,氣溫高和氣溫低釣魚差別也相當大。
晴天要釣渾水,釣深水,釣遠水。陰天可以釣清水,釣淺水,釣近水。晴天光線強,在渾水中好釣鯉魚。陰天的光線弱,在淺水中好釣鯉魚。
至于看氣溫,除了看基本氣溫外,還要看溫差。溫度在5℃以下,35℃以上,有些魚會停止進食,要想釣上它們會有困難。溫度在20℃左右時好釣鯽魚、鯉魚,溫度在30℃左右時好釣草魚、鳊魚。溫差在5℃至8℃左右,是比較好釣魚的。一天之內(nèi),溫差超過15℃,則不好釣魚。
二、看風向
風向有南北之分,東西之別??达L向的同時要看風力。風中釣魚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釣位,二是釣組。南風多為暖風,要釣浮釣淺。北風多為冷風,要釣底釣深。東風西風,總歸不好釣魚,特別是西風,魚會停止進食,什么也釣不上來。風有大風細風之分,大風要釣風腰,細風可釣風尾,也叫釣斗風,風大到不好放釣,才選擇釣風頭。風天釣位的選擇,不但與風向有關,而且與風力有關。風天釣魚的釣組,也有所不同,墜要加大,漂要升高,調(diào)漂時,墜要略重于漂的浮力。做到不能讓風吹走浮漂。要調(diào)高目,浪頭不能蓋過漂頂。風中釣大魚可以釣平漂。
看風向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判斷風力,內(nèi)陸風力一般分為十二級,風力的大小與浪頭有關。一二級微風輕風,水面會有波無浪。三四級風力,水面會有波有浪,拍打岸邊有輕輕響聲。五級六級風力,會浪頭翻滾,拍打岸邊有響聲加大。七級八級風力,水面會翻白浪,也叫白頭浪。九級以上,水面會涌上堤岸。五級六級以下的風浪中,還是能釣魚的,釣不了手竿可以釣海竿。
三、看釣時
看釣時與節(jié)令有關,不同的節(jié)令,釣時是不一樣的。漁諺中的“夏天釣
排水溝釣魚技巧?
一般的情況下,魚。密度較高的水中,水比較渾濁,而魚密度較低的本體,水大多數(shù)較為清澈。若水殷紅、濃黑、墨綠則一概拒絕。因這種水說明水質(zhì)已被嚴重污染,不宜在此選點可鉤。
其次是看魚星。水面魚星越多、越大,魚也就越多越大。一般魚星比沼氣、龍蝦、田螺和河蚌吐出的氣泡在水面停留的時間長,而其它的水生動物的氣泡相對要短,這些跡象為選點提供依據(jù)。
深水如何釣魚?
野釣環(huán)境復雜多變,需要面對各種水情、魚情,許多垂釣技巧、方法也要相應調(diào)整?;氐结炗训膯栴}“深水野釣,應該如何垂釣”,客觀講地講,深水特別是超過4/5米的水體深度的水域,對于主流手竿釣法而言,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像釣點選擇、打窩聚集、垂釣方法均有不小的調(diào)整。以手竿為例,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深水釣魚,發(fā)現(xiàn)魚群的聚集地是基礎
2、深水釣魚,將魚誘到窩點(設定水層)是保障
3、深水釣魚,垂釣技巧、方法很重要
深水釣魚,發(fā)現(xiàn)魚群的聚集地是基礎
與普通的水深不同,深水魚層區(qū)分明顯,比如鯽魚、鯉魚棲息在底層,鰱鳙活躍在中上水層,當然并非魚不跨越水層游弋,只是相對而言,較長時間處于適宜水層。所以深水垂釣,一旦目標魚確定,直接決定了垂釣的大致水深。如果是釣鯉魚、鯽魚,那么揚竿、提竿上魚自然有難度。而問題的核心是如何判斷魚的聚集之地。魚與其他動物類似,也喜歡嬉戲、逗玩,像有溝壑、土坎、緩坡、凹凸不平的水底環(huán)境,常有魚群的棲息,而光滑、平整的水底環(huán)境,是魚討厭、不愿逗留的。但過于深的河流、湖泊是難以確定水下環(huán)境的,只能通過觀察周圍地勢環(huán)境分析判斷。比如常見的洄水灣、鏵尖位置、三角地帶、河道寬窄交接處等等,因流水沖擊、多障礙物是大概率事情,也因此成為魚群常聚集的場所。
前文提到,深水垂釣使用手竿,如果深度過大,釣底是有難度的,通常釣離底或釣浮。那么除去恰當?shù)尼烖c之外,對水溫提出了更細致的要求。垂釣天氣將盡量選擇在氣溫穩(wěn)定、溫差小,不宜波動的時間垂釣。鯉魚最適水溫在20-30℃,因此當中間水層也在這個水體溫度下,鯉魚穿越下層水域,上浮的幾率更大些。
深水釣魚,將魚誘到窩點(設定水層)是保障
深水釣魚,將魚群吸引至設定水層極為關鍵,這樣手竿揚竿才方便、提魚上岸才便捷。除去上文提到的選擇適宜、穩(wěn)定的天氣垂釣外,窩料的使用也必不可少。但這時用的窩料,應該選擇比重小、粉末狀的窩料,豆餅粉末、玉米面、豆渣,或者其他粉末狀的窩料,類似于攆成粉末的小雞飼料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投擲的粉末窩料入水后,在水體不斷散落、霧化,但比重小的緣故,在水中緩慢下落,不至于像比重大的玉米顆粒,迅速沉入水底,能夠兼顧到各個水層,只有少量粉末窩料沉入水底。大部分充斥在各個水層,以氣味分子的形式向周圍水體傳播、擴散,將附近魚群誘集到窩點,即各個設定水層。正如前文所講,過深揚竿不便,也正因缺少顆粒狀、比重大窩料,才不至于沉入水底,再將魚群引至底層。
深水釣魚,垂釣技巧、方法很重要
深水釣魚,通過垂釣天氣的選擇及窩料的使用,將目標魚引至設定水層,從而方便揚竿、起魚、收桿。那么對垂釣的其他細節(jié)也需調(diào)整、改變。
比如餌料:這時用的餌料一般選擇狀態(tài)佳、比重輕的餌料,能夠?qū)崿F(xiàn)精準的調(diào)高釣底,通過餌料不斷霧化、在下方形成柱狀霧化帶,刺激魚的視覺;再者餌料味型突出,強于窩料的味型,兩者共同作用,吸引魚群的注意,便于它們的攝食。
比如垂釣方法:因為粉末狀窩料的原因,霧化過程中很容易造成魚層混亂的情況,即目標魚存在各個水層,這時經(jīng)典的垂釣方法是使用行程釣法或飛鉛釣法。飛鉛釣法,不改變原有線組組成的情況下,將鉛墜上移距離8字環(huán)10或15公分的距離,極端情況下,鉛墜緊靠浮漂的下腳。這樣操作相當于大幅度延長子線長度,加大鉤餌在水中的擺動幅度及下落時間。當鉤餌在水中緩慢下落時候,類似于在落入水中的小蟲,動感十足,對各個水層魚的視覺刺激顯著,很容易吸引魚的注意,從而被其他吸食。同時也正因為鉤餌比重小、下落緩慢,它有充足的時間等待魚的發(fā)現(xiàn)、攝食。
寫在后面
本文從找魚、誘魚、釣魚三個方面對深水釣魚做了描述,但實際垂釣遠比本文所講的復雜,單就深水區(qū)就有多種,比如水庫、窯坑等待,形成的原因不同,水體環(huán)境也多樣,釣點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再比如窩料的使用,絕大多數(shù)水域魚密度稀疏,所以需要長期打窩、養(yǎng)窩,但用粉末狀窩料也不現(xiàn)實,所以垂釣之前養(yǎng)窩時段也需用顆粒狀、比重大窩料配合使用,相信這樣會有不錯的漁獲。
原創(chuàng):野釣分享
釣金魚的正確方法?
釣魚時的注意事項和技巧分享
釣魚,每個人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有的人認為釣魚簡單,但是有的人認為釣魚麻煩。其實,這樣說也未嘗不可,在我們作釣過程中,確實會遇到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恰好就可能影響到是否能中魚。在遇到問題時,你是否還一味墨守成規(guī)呢?又或者會及時的調(diào)整改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垂釣過程中的遇到問題,該如何去做出有效的改變!
垂釣過程中,細節(jié)決定成?。?/p>
釣魚,改變與不改變,在很多時候?qū)⒅苯記Q定最終收獲,那么在日常垂釣時,該如何去判斷問題,從而有效的調(diào)整出現(xiàn)的問題?我就說說這幾個調(diào)整應對的問題情況!
釣餌問題
釣餌,很多釣魚人會說,如果窩里有魚,那么啥釣餌它們不吃?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釣餌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它在有時候,恰好是最關鍵的!
其實,魚和人又何嘗不是一類的,比如,我們在平時吃飯時,好吃的肯定會多吃一些,而不好吃的,為了填飽,至少也會努力去吃上一些!
垂釣時,釣餌的使用,狀態(tài)千萬不可忽視,那么什么樣的問題需要及時改變釣餌?
一,作釣底層魚時,白條鬧窩
這種情況大家都時常遇到,確實也比較的煩,那么如果遇到了。應及時調(diào)整餌料味型,霧化狀態(tài),以及掛鉤狀態(tài)。將餌料味型盡量本味化,霧化速度降低,改拉餌為搓餌!這樣就能極大的避免因白條過多,而導致釣餌無法入底,從而作釣底層魚的問題了!
二,垂釣時,不可一塵不變,要應季節(jié)做出味型調(diào)整
垂釣時,很多人往往都會選擇一款釣餌釣一年,差不多可以說是一款味型應用常年垂釣使用。其實這個做法不對的,現(xiàn)在的餌料變化很大,味型各種各樣,但是既然出現(xiàn),那么就說明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我們要將不同的味型合理的運用起來,萬不可一塵不變,冷暖季節(jié)要做到香,腥,適當使用!冷天釣腥,暖天釣香!
?
三,垂釣大物時,商品餌,谷物的合理使用
垂釣大物時,有些釣魚人會使用商品餌,但是,有時候谷物在掛鉤時,會比商品餌更加好用。比如,垂釣青魚時,螺絲,田螺就會比商品餌更合青魚口味。在釣草鯉時,新鮮玉米,紅薯,會降低魚兒的警惕性。
這就是釣餌的改變,選擇好一款釣餌,調(diào)整釣餌,一定會比不調(diào)整要來的更加有效!
浮漂問題
浮漂,被視為釣魚人的第二眼睛,確實,不管是如何垂釣,浮漂的動作一定是我們判斷是否中魚的第一要素,那么垂釣時,浮漂的選擇與調(diào)釣,該如何更合理化?
一,浮漂的選擇
?我們在日常釣魚時,在作釣不同魚時,應使用不同克重的浮漂,因為浮漂的吃鉛大小,往往會影響浮漂在水里的浮力大小,吃鉛越大,浮力越大。雖然,我們可以在調(diào)釣上能有效的改變,但是在魚口較輕時,吃鉛小的浮漂,會比吃鉛大的更靈敏,反應速度更快!
而在釣大物時,吃鉛大的浮漂就會比吃鉛小的浮漂,在魚兒是否吃鉤時,反應的更穩(wěn),因為吃鉛過小,大物游動的動作水流,都有可能讓小浮漂出現(xiàn)頓口,黑漂的情況!在垂釣時,應對不同魚種,輕重魚口,合理的選擇浮漂大小,很關鍵!
二,浮漂的調(diào)釣
垂釣時,很多人都會選擇一種浮漂調(diào)釣,幾乎是一用到底,比如,有人會用調(diào)4釣2,有人會調(diào)平水釣2目!但是,如果想有效垂釣,都要根據(jù)魚情變化,有效判斷。
在釣底無口時,判斷窩里有魚而不吃時,我們要剪鉛,重新調(diào)整調(diào)釣,改釣底為釣浮,釣離底,這時可以使用話餌調(diào)幾目釣幾目!同樣的,在釣浮無口時,反之而行!
浮漂,以及浮漂調(diào)釣,在垂釣過程中,可以說是極為關鍵的,不同的魚情,不同的浮漂,合理使用,可以更有效的保證你能否快速中魚,讓你更精準的判斷是否是有效口,所以不可馬虎大意!
線組魚鉤調(diào)整!
垂釣過程中,我想大家在線組魚鉤的使用時,也是異常頭疼的吧,確實的,在自然水域垂釣時,選擇線組搭配會讓人很糾結(jié),因為一旦線組用小了,口可能會好,但是一旦遇到大魚,容易因過小而造成切線跑魚,但是用大了又會降低魚口!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主線上,倒是不會太明顯,但是子線上,一定會更明顯,因為子線大小粗細將直接決定是否擋魚口。
自然水域垂釣,該如何使用主線
其實在垂釣自然水域時,如果選擇綜合性垂釣,在小組的使用上,我們只要在意大線即可,因為選好大線。那么在子線上,我們可以隨時做出改變,一旦遇到因子線過大時,及時更換子線大小就行了!所以為了追求廣普,野釣自然水域大水面使用主線3號,而在小河流垂釣,主線使用1.5即可!
自然水域垂釣,子線如何選擇
垂釣過程中,子線的運用也是很重要的,而特別是子線的大小,長短。這個都是要根據(jù)作釣魚種而使用的,在垂釣小魚時,子線短,細會比子線長,粗更容易出口。而在垂釣大體型魚時,長子線,粗子線,會比短子線更不容易切線,也更不容易造成溜魚過程中出現(xiàn)搭橋現(xiàn)象!
子線的鉤距,長短運用
在垂釣時,鉤距的使用,以幫助你更好的判斷魚層在哪,判斷魚是搜底還是離底。在釣小魚時,小鉤距會比大鉤距更容易出現(xiàn)雙鉤中魚的情況。而在釣大魚時,大鉤距則可以更容易出現(xiàn)截口現(xiàn)象。綜合,釣底釣小,短線小鉤距更有效,而在釣大魚時,更長的子線,更大的鉤距,更容易尋找魚層!這種子線特別適合垂釣中上層魚,以及因天氣氣壓問題而造成的底層魚種上浮時作釣!
魚鉤的使用
魚鉤,在垂釣時,也要時刻注意,平時在出門垂釣時,我們應該選擇多種常用魚鉤,這樣可以在垂釣時,更好的保證可以及時改變。常用魚鉤使用于野釣的有,袖鉤,伊豆,關東,伊勢尼!所以在出釣前,至少要備用兩套甚至三套不同類型的鉤形,根據(jù)中魚情況,使用不同的魚鉤,袖鉤,釣小魚合適,大魚過軟,伊豆伊勢尼,釣小魚時過重,過大,釣大魚時穩(wěn)而硬,不容易出現(xiàn)拉開,拉斷的情況!而關東,則可于袖鉤對著使用,因為兩種鉤形較為類同!
垂釣,拋開釣的使用,當然釣位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其實在自然水域垂釣,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好處,那就是不固定,因為即便我們找了一個公認的垂釣最佳位置。但是也不能保證我們能釣到魚,所以在垂釣過程中,我們?nèi)绻x擇一片水域,那么在尋找到了所謂的最佳位置以后,也可以再找一個備選位置!
兩個位置的選擇,既能幫助我們在第一位置無口時,也能有一個備用窩子,可以嘗試備用窩子是否有魚,而兩個窩子的試釣,基本也就能更好的明確哪里更出魚。
在到達作釣水域時,可以多考慮這兩種類型的釣位同時做窩。一個是滑尖釣位,一個是回水灣釣位!因為有滑尖的地方,兩旁必定有一個位置會是一個回水灣,而這樣的位置距離也不會太遠,中途搬運起來也會非常方便!
夜光棒釣魚實戰(zhàn)?
一、選浮漂
去水庫釣魚,為了彌補光照不足的缺陷,很多釣友會選擇一些發(fā)光設備增加亮度,其中,將發(fā)光棒跟浮漂搭配就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方式。選用這種方式的時候,釣友最好選擇重心在下部的細身硬尾型漂,選擇2~3號比較適宜。浮漂加上夜光棒后,漂尾會變重,時間長了還會導致漂尾跟漂身的結(jié)合處有裂痕,釣友最好不要選擇昂貴的漂。還有就是,用細砂紙磨過的漂尾能夠提高釣組的靈敏度。
釣友在選漂后要及時裝上夜光棒進行調(diào)試,裝好棒后,直接將整個釣組投入水中就能。如果浮漂翻身時間長,或者翻不了身,建議釣友將漂尾減掉1~3目。裝夜光棒的時候,釣友要選擇輕材質(zhì)的細環(huán),可以選用塑料管或者膠套,剪下三個小環(huán),然后將其套在浮漂上固定夜光棒。
二、調(diào)漂
1.找底。釣友如果想讓臺釣釣組靈敏,可以先不配子線,直接將釣組入水,尋找夜光棒也能水面的平行出。確定鉛墜觸到水庫的水底后,將漂向下拉40厘米左右,然后再裝上子線調(diào)漂。這樣做能夠確定釣目,就算作釣水深變化了,釣目也不會有很大變化,這給夜釣帶來很大方便。
2.調(diào)節(jié)。釣友在水庫作釣前要減少或者增加鉛皮重量對漂進行多次調(diào)整,尋找其最佳狀態(tài)。釣友要調(diào)整到夜光棒露出水面,控制其倒影間距在棒的二分之三位置,這時候漂尾的目數(shù)已經(jīng)不重要了。正常情況下,釣友裝上釣餌后,夜光棒露出的部分跟水面倒影的間距在其一半長度左右,釣友可以感覺到釣餌跟魚鉤已經(jīng)到底了,短子線相對比較直。這時候的釣組很靈敏,只要夜光倒影超過二分之三個夜光棒的時候,就是有魚咬食釣餌了,這時候釣友就能提竿遛魚。
在低溫或者魚口不好的時候,漂的動作比較小,釣友不好看漂相,所以需要再次調(diào)整夜光棒在漂尾的位置,這樣能擴大漂的動作。
夜釣時,如果釣友調(diào)大的目數(shù)釣半水,比方說調(diào)五目。調(diào)好漂后,釣友只需要將夜光棒下拉倒四目多的位置,倒影間距在2個夜光棒長左右即可。裝釣餌的話,間距到一個夜光棒長度即可。這樣一來,釣友就知道,釣4目或者5目時候,因為間距小,一點小動作都能被釣友發(fā)現(xiàn)。釣友只要一動夜光棒在漂尾的位置,就能調(diào)節(jié)更多狀態(tài)。
抖匯吧»釣魚小短視頻教程_能不能有老師從基礎釣魚開始詳細的解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