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輔食短視頻教程,寶寶最早什么時候添加輔食合適?
您好,我是『好孕育兒說』,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6個月的寶寶是可以吃輔食的。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的建議是:寶寶滿6個月以后開始添加輔食。
但是每個寶寶發(fā)育的情況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因此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那有的寶媽就要問了,到底寶寶多大可以吃輔食?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是6個月,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寶寶輔食添加的時間除了要考慮寶寶的月齡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看寶寶的發(fā)育情況,如果寶寶發(fā)育得快,4個月就能添加輔食了;如果寶寶發(fā)育慢一些,可能6個月還沒有發(fā)育好,那就需要晚一些時候添加輔食了。
寶寶吃輔食的時間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而大家熟知的6個月只是一個概數(shù),是根據(jù)大部分寶寶的發(fā)育情況得出的平均值。但是即使寶寶發(fā)育很快,添加輔食的時間也不宜早于4個月。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可以添加輔食?
主要觀察寶寶是否同時出現(xiàn)以下幾個信號,如果是,則說明到了添加輔食的時間了。
◆寶寶是否可以獨立支撐起頭部,且能坐穩(wěn),不左右搖擺,同時還可以轉(zhuǎn)頭表示不想再吃;
根據(jù)嬰兒的生理發(fā)育特點來說,如果寶寶做不到這個動作,那寶寶在吃輔食的時候需要花費很多力氣才可以擺正頭部,也就只有所剩不多的精力可以用來吃東西,這樣就會影響寶寶吃輔食的興趣。而且只有寶寶可以坐穩(wěn)了,不會左搖右晃的時候,吃東西才不會噎到。
如果寶寶6個月的時候還不能坐穩(wěn),那就先別急著給寶寶加輔食,不然寶寶吃輔食的時候身體來回擺動,這樣很容易噎著。
◆寶寶不會本能地用舌頭將食物往外頂,可以吞咽;
一般小月齡的寶寶會不自覺地將食物用舌頭往外頂,這叫做吐舌反射。如果吐舌反射沒有消失,就說明寶寶還沒有準備好吃輔食。
◆開始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
如果寶寶在大人吃飯的時候“啊啊”地叫著或者喜歡抓大人正要吃的東西,說明寶寶對大人的食物產(chǎn)生了興趣,此時便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但如果寶寶沒表現(xiàn)出進食意愿,家長還是再等等,不要強逼寶寶吃輔食,這樣容易讓寶寶對輔食產(chǎn)生抗拒心理,為之后添加輔食增加難度。
家長一定要明白,一歲以內(nèi)的寶寶的主要營養(yǎng)來源是母乳或奶粉,給一歲內(nèi)寶寶添加輔食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寶寶從輔食中攝取多少營養(yǎng),而是為了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和開發(fā)味覺。
添加輔食不可操之過急,一定要看寶寶是否同時出現(xiàn)以上幾點信號再考慮是否添加輔食。一般來說,寶寶4-8個月齡時開始添加輔食都是可以的,但最晚也不能超過8個月,否則容易錯過鍛煉寶寶口腔肌肉和開發(fā)味覺的關鍵時期。
各位媽媽們,你是何時給自家寶寶加輔食的,有什么經(jīng)驗不妨分享給大家,讓新手媽媽們少走一些彎路。
我是『好孕育兒說』,每天分享實用的育兒知識,一起交流成長,做更好的父母,歡迎點贊、關注和轉(zhuǎn)發(fā)。以上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
你給孩子讀過哪些有意思的繪本?
今天就先說2套,與藝術相關的。
在這兩套里,你能充分感受到“藝術的語言,語言的藝術”。
1、如果蘋果有牙齒(適合年齡2-6歲)
“如果蘋果有牙齒,你猜它會先咬誰?”嘿嘿,每次我給孩子讀這本書,都會問他這個問題。
每次聽到這個問題,娃先是抱著臉蛋,然后咧嘴一笑:哈哈它會不會先咬我?!
娃愛吃蘋果,臉蛋也像蘋果~
一想到這個我就想起每次在某超市的搖搖車里聽到的那首迷魂調(diào):“我的小臉像蘋果,媽媽親呀親不夠,親呀親不夠…”
跟著我,打開內(nèi)頁瞧一瞧,如果蘋果有牙齒,真的會從臉蛋咬起嗎?
才不會!是媽媽想咬我!
“如果蘋果有牙齒,啃完下巴咬鼻子?!?/p>
哇!原來蘋果先生很聰明,專挑好咬的先出口….
“如果給蛇撒上鹽,變成一塊脆餅干。”
“如果見到烏龜雞,你說驚奇不驚奇?”
“如果大魚會許愿,不會給你當晚飯?!?/p>
“如果螃蟹不好斗,能交許多好朋友?!?/p>
“如果大熊愛臭美,千萬別和它頂嘴。”
......
仔細看看中翻英,你會發(fā)現(xiàn)挺神奇!(看看本書的中英對照,譯者著實花了不少心思呢!沒有按照原文生翻,而是按照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盡量押韻、生動,還有點小幽默)
哎呀呀,這本書多讀幾遍的話,連自己說話的調(diào)子都要和書里一樣了~外加有意思的插圖,書里的人物都要活起來了!
整體來說,這本《蘋果》適合與2-6歲的孩子親子共讀。雙語對照,中文翻譯生動,靈活有趣,配有精美小圖,明朗的畫風,無論語言或畫面都很有想象力。看了也很欣喜~既有藝術性,又有趣味性。
2、你好,藝術(適合年齡4+)
“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究竟是什么在轉(zhuǎn)?
你轉(zhuǎn)?我轉(zhuǎn)?天旋地轉(zhuǎn)?
每次拿起這套書,娃第一個就抽出梵高這本“好多漩渦轉(zhuǎn)呀轉(zhuǎn)”。咦?好奇怪。這些都是世界名畫啊。小朋友會不會看不懂?大人也不懂該怎么辦?
別擔心。因為這套書,恰恰是寫給孩子們的美育童書!和其他的名畫賞析類解說書完全不同。
怎么個新鮮法?讓我說給你聽聽。
“你好,藝術”共有13本,包含了梵高、畢加索、米羅、莫奈、高更等13位藝術家的著名畫作;簡單說,就是一位藝術家一本書,每本書里包含了大部分著名的優(yōu)秀作品以及生平簡介。
那么“趣”點在哪?
要說明的是,這套書的“趣”不在作品,而在解說。拿娃最喜歡的這本梵高“好多漩渦轉(zhuǎn)呀轉(zhuǎn)”來說,光看封面就要“暈”了~
再看看書里對作品《星空》的解說:“線條這么有力,彩這樣耀眼,梵高把心中的力量全都畫了出來。”
“心中的力量在翻轉(zhuǎn),轉(zhuǎn)得梵高把嚴重的景物都變成了彩的漩渦!”
“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天空、月亮、太陽、樹木、道路、田園,都變成了光環(huán)?!?/p>
……
《星空》局部圖
不光是《星空》,《白云下的橄欖樹》也在轉(zhuǎn)!
“心情不好的時候,高興的時候,害怕的時候,有太多的事兒在心里頭翻轉(zhuǎn)著,好像就要爆炸開來?!?/p>
《白云下的橄欖樹》
“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眼前的樹木、田園、山脈和云朵,也像波浪般翻滾著,想靜都靜不下來!”
天啊,我有點要暈了,這到底是詩還是名畫解說?!還是給孩子們的朗誦詞?這本書讀人的發(fā)熱,心潮澎湃,像要著了火!梵高對藝術的癡迷可比這來的更烈,來的更猛!
《麥田群鴉》(1890年)
群鴉在飛舞,暴風雨就要來了!表情凝重的梵高,你到底在想什么?入戲了入戲了,我也要跟著解說被帶跑了….
除了梵高,我還喜歡畢加索。
看到他的畫,是不是很多人要怯了?有了這套書就不一樣了。猜猜作者是怎么講的?
放幾張圖給大家點小啟發(fā)~
封面
畫在盤子上的臉(1963年)
畢加索喜歡在盤子上作畫,看這一張張白臉小娃娃,怎么給小朋友解讀呢?
作者是這樣說的:有笑嘻嘻的臉,有哭泣的臉,也有生氣的臉。畢加索畫的臉,一直不停地變、變、變。
哈哈,這個是不是和之前梵高那本書里的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互相對應了?
再來看看這這張戀人的臉,是怎么講的~
《女子(費爾南德)半身像》(1909年)
家長講解的時候,也模仿下畫作里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會不會更好玩呢?
下面這個解說也很有趣,絲毫沒有避諱名畫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隱私部位”,而家長也不用怕被孩子問起而面露難,直接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把書里的內(nèi)容讀出來就好啦!
坐著的女人(瑪麗—泰雷茲?沃爾特)局部圖
就先舉這些例子啦,喜歡的朋友可以多找找評價。這套書特別適合小朋友的藝術啟蒙,不僅是藝術,語言上也很風趣。我們現(xiàn)在5歲多,雖然分不清幾位大師的畫派,但看到風格明顯的還能認出幾個。一套書,足不出戶就能帶小朋友領略世界名著,外加生動講解,性價比是相當?shù)母吲秪
有哪些適合一歲多孩子看的好的早教動畫片?
第一名:《哆啦A夢》
推薦理由:激發(fā)小朋友無限的想象力及發(fā)明創(chuàng)造力
接受度:10分
趣味度:10分
益智度:9分
專家說:哆啦A夢不僅能讓小朋友們學會友誼和互相幫助,更能激發(fā)他們無限的想象力。當哆啦A夢從它的口袋中掏出一件有一件來自未來的世界的寶貝的時候,相信會激發(fā)每個孩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力,對于充滿幻想的兒童,具有極大的益智作用。
第二名:《字寶寶樂園》
推薦理由:以漢字啟蒙全面提升兒童的學習能力
接受度:9分
趣味度:9分
益智度:10分
專家說:《字寶寶樂園》是今年推出的100集大型原創(chuàng)動畫片,把“點橫豎撇捺”這五個漢字最常用筆畫幻化為人形,每個字都揉進劇情里,將早教寓教于樂這個理念貫徹的非常透徹。
可以說,《字寶寶樂園》在中國的動畫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每看完一集,孩子就能認識一些漢字,故事情節(jié)跟每個要學的字,都恰到好處的相結(jié)合,對于引導兒童認識世界,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目前它已經(jīng)成為我國眾多幼兒園的必看動畫片。
第三名:《米奇妙妙屋》
推薦理由:讓孩子們樂觀快樂的看待世界
接受度:9分
趣味度:9分
益智度:8分
專家說:《米奇妙妙屋》是迪士尼專為學齡前兒童全新制作的經(jīng)典動畫片。推出了風靡全世界的米老鼠和唐老鴨兩大形象。內(nèi)容生動有趣,讓孩子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認識世界,是一部寓教于樂、適合父母與孩子共同欣賞的卡通動畫片。
第四名:《天線寶寶》
推薦理由:顯著提升孩子們的模仿能力
接受度:9分
趣味度:8分
益智度:8分
專家說:英國BBC出品的《天線寶寶》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娃娃,不論大街小巷,小朋友們都在模仿天線寶寶的動作、說天線寶寶兒語和唱天線寶寶的兒歌,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體驗的有趣經(jīng)驗,提升模仿能力。
第五名:《愛探險的朵拉》
推薦理由:讓孩子們輕松看動畫學英語
接受度:8分
趣味度:8分
益智度:8分
專家說:《愛探險的朵拉》是由美國尼克兒童頻道專門針對1-5歲學齡前兒童制作的美式英語教學動畫片,可以說是風靡全球。這部動畫片畫面較簡潔,便于孩子集中注意力;語言清晰而且語速不快,孩子較易聽懂;音樂和歌曲有很強的節(jié)奏和跳越感,容易上口。在探險中會反復教小朋友辨別顏、形狀、組合、數(shù)字、簡單的英語和社交技能等。
第六名:怪物公司
推薦理由:充分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
接受度:7分
趣味度:8分
益智度:8分
專家說:Wescare,becausewecare!怪物公司,可以看一輩子的動畫片、影史最最好的動畫片。這部動畫片讓孩子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而且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不同的年齡能看到不同的東西。
第七名:海底總動員
推薦理由:讓孩子在趣味中學會勇敢、合作、平等。
接受度:6
趣味度:8
益智度:7
專家說:一對可愛的小丑魚父子,父親瑪林和兒子尼莫。兩條魚在遼闊的太平洋上的冒險使它們交到了形形的朋友,也遭遇了各式各樣的危機。五彩繽紛的畫面,感人至深的故事。孩子在觀看過程中會被趣味的情節(jié)吸引,與此同時還能夠?qū)W到基本的價值理念。
第八名:超級無敵掌門狗系列
推薦理由:激發(fā)孩子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語言能力
接受度:6
趣味度:7
益智度:7
專家說:這是一部英式動畫片,動畫片中的人物性格鮮明,臺詞幽默,適合全家人一起觀看。孩子的想象力在這部動畫片中得到充分激發(fā),而且片中語言一直以來都為小朋友和大朋友們喜愛,并學習模仿。
第九名:冰河世紀1、2、3
推薦理由:激發(fā)孩子想象力,傳播積極價值觀。
接受度:6
趣味度:7
益智度:6
專家說:在不經(jīng)意間表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合作意識和勇敢探索的精神,動物之間有愛的場面會讓小朋友對世界有一個非常積極的認識。
第十名:料理鼠王
推薦理由:在趣味之中傳遞一種對夢想的追求
接受度:6
趣味度:8
益智度:5
專家說:動畫片告訴小朋友要勇于認識自己的價值,在發(fā)現(xiàn)自己價值之后,追求夢想的路上千萬不要放棄。動畫片具有十足的趣味性,講故事的方法別具一格,讓孩子易于理解的同時明白道理,也是一部值得終身回味的動畫片。
寶寶吃飯總是狼吞虎咽?
這個問題我直接問五歲的女兒,聽聽孩子怎么回答,他們自己的答案,其實就是他們最想被對待的方式。
一及時地提醒。女兒說:提醒一下他、讓他慢一點;孩子面對吃飯狼吞虎咽的行為,還是先想著提醒,也就是他如果遇到做的不合適的行為,也是希望先被提醒,而不是被指責、被批評的。媽媽說:及時提醒,也不要過于頻繁,讓孩子吃飯變成一種負擔,及時提醒孩子做的不恰當?shù)牡胤揭惨皶r表揚孩子做的好的地方,才會對好的行為進行強化。
二用專門的時間,溫和溝通吃飯方法。女兒說:在有時間的時候,好好地告訴他怎么吃飯。孩子提到在有時間的時候,這是一個專門的時間,無論是在吃飯前還是吃飯后,對當時發(fā)生的狼吞虎咽的情況做一個溝通,告訴孩子吃飯要細嚼慢咽。還要注意“好好地告訴”,這是孩子最期待的方式,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就會更容易接受。媽媽說:與孩子溝通任何事都是可以的,只要家長用一種溫和又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去溝通,無論你面前是幾歲的小孩,他都會收到這樣的信息,溝通也就更有效果。
三告知后果。女兒說:告訴他,如果狼呑虎咽就會吐。這是小孩通過觀察別人狼呑虎咽然后很快把吃的東西都吐了之后,自己得到的經(jīng)驗,應該是一個直接經(jīng)驗了,再把這個直接經(jīng)驗告訴給那個吃飯狼呑虎咽的孩子,是一種直接后果的告知。媽媽說:看到小孩吃飯狼呑虎咽,大人會知道因為小孩的牙齒發(fā)育情況、腸胃發(fā)育的情況,在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時,都會因過多食物的刺激引發(fā)胃部不適,導致剛剛吃下去的食物被吐出來。家長用自己的經(jīng)驗來提醒孩子,把行為與后果做一個連接,來幫助孩子調(diào)整行為。
想說的是,孩子也是在觀察中學習某種行為,而行為又因為關注被強化,讓寶寶吃飯細嚼慢咽,家長也要以身示范,同時更多去表揚孩子好的改變。
有哪些健康美味孩子又愛吃?
題主的問題實質(zhì)是孩子喜歡吃肉,不愛吃蔬菜,擔心單一的飲食可能會導致營養(yǎng)失衡。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讓孩子吃肉的同時,也多吃蔬菜,做到均衡營養(yǎng)。
要解決這個問題,重心就不能放在找到口感像肉的食物,且不說口感像肉的食物很少,即時找到這類食物,孩子吃不吃還是另外一回事,假設孩子喜歡吃,那也只是增加了幾種食物類別,還是沒有辦法做到全部營養(yǎng)平衡。
與其要找到口感像肉的食物,不如在蔬菜的的烹飪上多動一些小心思,除了常規(guī)的炒,還可以增加烘烤,煎、蒸,煮等其他烹飪方式,比如把蔬菜的形狀做成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愛屋及烏的原理,孩子看到喜歡的卡通人物,都不用家長勸說,自己都能高興的吃完,孩子也會以媽媽為傲,也能間接增強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題主的困惑。
分享幾個方法
一、蔬菜“變形記”
這個是圣誕節(jié)給寶寶做的圣誕套餐,把米飯擺成圣誕老人的頭像,西藍花煸炒之后擺成圣誕樹,既有節(jié)日的氣氛,又能刺激孩子的食欲,孩子吃的特別開心,全部吃光光。
二、蔬菜泥
山藥直接煮粥或者上鍋蒸熟,我家寶寶都不喜歡吃,后來把山藥去皮切塊加一個雞蛋和少許白砂糖打成泥,倒入容器,加一些紅棗粒,上鍋蒸熟,就是圖片的紅棗山藥糕,香甜軟糯,完美解決寶寶不喜歡吃山藥的問題。
類似的可以做很多,比如胡蘿卜西藍花也可以打成泥加雞蛋可以做成蒸糕或者倒入磨具做成蔬菜腸,只要稍加改變,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巧用烤箱
大部分小朋友都很喜歡吃披薩,在家就能做,這個披薩我是用的手抓餅做底,撒上蔬菜粒,芝士,孩子吃的不亦樂乎,而且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制作的過程,這也是增強孩子責任感和自信心的一種方式。
翡翠水餃,綠是用菠菜泥和面,看上去是不是很有食欲。
菠菜山藥卷,具體做法可以看我的視頻哦
彩虹饅頭,每次做這個,我家寶寶都能吃兩三個,也是把不同顏的蔬菜打成泥和面做成的,不光好看也很好吃呢。
希望這些能給題主一些有小建議和小靈感,也可以關注我,妙妙小食界,每天會分享一道美食,歡迎討論溝通!
抖匯吧»嬰兒輔食短視頻教程_寶寶最早什么時候添加輔食合適